曾浩轩: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转信息工程实验班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2024届八班毕业生曾浩轩,大一就读于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本学期已成功通过选拔进入信息工程实验班。
首先,恭喜你们顺利完成高考这场重要的战役!此刻的你们,或许正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些许迷茫,在思考着该如何选择大学与专业。作为中山大学的一名学子,我想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山大学的信息,希望能为你们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一、高考失利后的转机:综合评价开启新征程
去年高考,我因发挥失常与原本的目标院校失之交臂。当时满心焦虑,既不想将就不理想的院校,又担心滑档风险。反复权衡后,我将目光投向中山大学的综合评价招生,这一途径对广东考生而言,是冲击名校的“黄金通道”。
对于广东考生,海洋工程与技术这个专业只开设在综合评价板块,并不在普通录取当中。但比起普通录取,综评对高考分数的要求会降低。去年理科综评分了两个组,海洋工程与技术所在组别的专业基本是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入围面试环节的分数线是593分,而另一组因为包含生医工,遥感这两大热门专业导致入围分数线达到615分。专业组的选择需要慎重,因为入围人数与最终录取人数之比为3:1,在高考分数占比85%、面试成绩占15%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高考成绩高于入围分数20分或以上被录取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对于有意愿冲击中大或者希望多一份保障的同学,综评是一个比较推荐的途径。通过综评进入中大的同学和普通批次录取的同学在培养、学费、住宿上没有任何区别,转专业也没有限制。
二、中山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本科专业为海洋工程与技术。大一在南校园进行集中培养,大二开始去到珠海校区进行接下来的学习。虽然大一日常学习在南校,但学院会定期组织我们前往珠海校区参观学习,例如参观南方海洋实验室,海路通超算基地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南校区的拖曳水池在今年刚好完成翻新工作,为学院的科研竞赛项目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学院的课程安排充实又科学,既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程序设计等夯实工科基础的专业必修课,也有近代史、思政等拓宽视野的大类通识课程。大二、大三的专业课一般有三个方向可以选择分别是智能装备与海洋结构物方向,水声通信方向,还有河口海岸方向。专业核心课包括海洋动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值计算方法,通信原理等等。
作为工科专业,其实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融合了许多电子信息的知识与机械的知识。很多我们学院的本科生可以在研究生的时候跨保或跨考到电子信息或者机械类的专业,进行进一步的深造。
学院的师资力量更是让我惊喜不已!学院的师生比是一大优势,教师数量甚至超过单年级学生总数。学院全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大一我就选择了导师,跟着导师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提前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老师们年轻有活力,总能耐心解答我们的各种问题,使我们学习路上从不孤单。
我们院的保研率比较高,达到了34%左右,这在中山大学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同时,我们院还有比较多的工程硕博项目(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大型国央企工作。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深造率超过80%,而且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都能进入大型国央企工作,例如中船,广船国际,中海油这些集团,也有一部分同学进入互联网企业或车企工作。这里特别解释一下,卓越工程师计划指的是我院和深圳招商局合作的推免专项计划,拿到保研资格即可申请,硕士三年,第一年在学院学习,第二、三年会继续由学院指导科研+入企实习,但是毕业后不一定要到招商局工作,可以自由择业。
培养方案节选
三、多元选择:转专业与实验班的机会
中山大学的转专业政策十分宽松,转出没有限制,转入只需参加对应学院的考核。每个专业接收转专业的人数最高可以到30%。所以只要在大一认真准备,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除了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不同专业在转专业的考核中有不同的方式,有的考察学生的面试表现,有的侧重于笔试的高数和编程成绩或侧重于看大一上学期的绩点。针对转专业的笔试,理工科一般都会考察大一学过的高等数学的内容和考察同学的编程能力。面试的话一般会抽取一些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课本里面的概念题,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
还有很多同学可能比较关心转专业需不需要降转的问题。降转就是指降一级转专业,重新上一次大一,来补上没有修过的课程。通常来说,对于理工科的同学,在大一的时候如果修读过高等数学一,大学物理(理或工),程序设计等几个课程的话,基本上转热门工科都不需要降转。
信息工程实验班的选拔要求原专业绩点排名在50%以内才能申请,通过第一轮筛选后进入面试。面试会进行抽题,主要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还会关注动手能力和比赛经历。所以,想转专业或参加选拔的同学,大一一定要夯实基础、提高绩点,多参加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和社团活动,这些经历在面试中都非常加分!
四、优中选优信息工程实验班
信息工程实验班隶属于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位于南校区,一个年级只招30人。大一下学期选拔入选后,就能在大二进入实验班学习。它的保研率高达50%。同样实行本科导师制,一个导师带一到两个学生,指导我们开展科研项目、参加学术竞赛。
信息工程作为电子信息大类下的交叉专业,课程涵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硬核内容,目标是培养掌握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核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实验班本科生深造率100%,毕业后可以进入互联网科技企业、国央企、军工研究所,也能选择考选调生、公务员,发展前景超棒!
五、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在课余时间,学校有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例如校运会、各项体育的逸仙杯比赛,不仅能让热爱运动的同学玩得尽兴,还可以获得体育奖章;另外,学院还会举办各类学科竞赛,例如无人车科技挑战赛,海洋航行器设计,室内飞行器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等。不仅如此,各个学院学生会还会定期举行包饺子、趣味定向越野、草地音乐会等趣味活动,让大家的课余活动多姿多彩。
同时,中山大学有非常丰富的社团活动。例如上个月举办的社团游园会,有近百个社团参加活动,其中总有适合大家的社团。大家既可以参与丰富好玩的社团活动,又能够学到知识,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顺便打个广告,目前我已经是中山大学乒乓球协会的会长,非常欢迎热爱乒乓球的同学们能够在未来加入我们乒乓球协会,认识更多新的朋友。
六、保持积极心态:在探索中绽放光芒
高考的结束,并不是人生奋斗的终点,而是全新旅程的起点。或许有些同学在高考中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心中难免会有失落与遗憾,也有些同学对即将选择的专业和大学生活感到迷茫。但请相信,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
初入大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与生活方式,感到不适应是很正常的。无论是紧张的课程学习,还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都需要我们逐步去适应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当学习上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和退缩,主动向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交流,往往能豁然开朗;当参与社团活动或学生工作遇到挫折时,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中山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包容的校园氛围,为我们提供了无数成长的机会。即使暂时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也可以通过辅修专业、选修课程等方式,接触到更多感兴趣的领域。校园里定期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学科竞赛、实践活动,都是我们拓宽视野、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挑战自我,就一定能在中山大学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七、结语
希望大家在填报志愿时勇敢追梦,期待未来能在中山大学与你们相遇!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被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录取,开启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如果你对大学学习或转专业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内容,欢迎联系我的微信:13416440912(添加备注:二中+名字 就行)。
作者 | 2024届毕业生 曾浩轩
图片 | 2024届毕业生 曾浩轩
审稿 | 王皓麟
排版 | 王皓麟
审校 | 2025主创团队
本文转自故元新愿微信平台
0 人喜欢
暂无评论,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