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个生活小常识,太涨知识了!

发布时间:2024-08-18 17:36:14阅读量:235
转载请注明来源

01、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纽扣在左呢?

纽扣最初问世时,只有富人的外套才钉纽扣。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则由仆人帮穿。女士衬衣上的扣子钉在左边,极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们(现在方便男人脱)。男士衬衣的扣子在右边,除了自己穿衣服,还因为用右手方便拔出挂在左腰的佩剑,这样就不容易被衬衫兜住。

02、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皇帝下江南),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北上抗日)。当要去厕所时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说上厕所。当要去厨房时,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说下厨房。

03、俗语为什么是不三不四?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对于四则称之"周全",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04、佛家弟子为什么都姓释?

释姓是汉人姓氏之一,一般为汉传佛教出家人统一使用之姓氏,并未收录于《百家姓》中。中国出家人以释为姓,始于道安禅师。佛教初期魏晋沙门,以师为姓,故姓各不同。道安以为,根本道师乃释迦世尊,故"以释命氏",后来他译《增一阿含》,有"四海出家,同称释氏"之语。

05、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

有民间神话传说用"鼠骗猫"的说法来解释这个问题,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时无猫,猫原产于埃及,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由唐三藏从印度带回(其实是汉朝)。所以猫在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十二生肖早就排完成定论了。而且,十二生肖中已经有了老虎这只大猫,所以小猫就不用值班了。

06、回复姓氏为什么要免贵?

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秦统一以后,姓氏合二为一。因姓氏还是贵者,所以往往要问"贵姓",而有人问"贵姓",才能回答"免贵姓某"。当然,如果你姓张和姓孔,你就不需要回答免贵了,因为这是老天爷和孔圣人的姓噢。

07、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到:奖励那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发明或发现"。他不认为数学是人类可藉以得益的实践科学,因而数学被排除在诺贝尔奖之外。其实是诺贝尔曾向一位女士求婚,而她却嫁给了名叫米泰莱弗勒的数学家,还共同欺骗了诺贝尔,诺贝尔终身未娶,他恨数学啊。

08、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

风水位理学认为,逢本命年时,生肖守护神要去天庭参拜,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述职,这时对人的保护就会减弱,妖魔邪祟就会乘虚而入,红色能够去灾辟邪。这与"过年"贴春联的来历也有关联,所以人们用穿红衣服,系红腰带来去灾辟邪,后来被人们发扬光大,连内裤袜子都要红色。

09、百家姓开头四姓为什么是“赵钱孙李”?

明清文献记载,《百家姓》是宋朝初期,由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所以他用了当朝皇帝的姓氏为第一姓;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开头四姓"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10、“犬子”的来历。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但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用上了"犬子"一词。那么龟儿子呢?

11、二百五的来历其一。

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12、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有个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从此"压岁钱"在民间流传开来。

13、中国人为什么把说大话叫吹牛?

从前宰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羊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羊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谁要说可以把牛皮吹起来,那就是说大话了,因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坚韧,根本吹不起来。所以"吹牛"就是说大话的代名词!

14、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来历。

宋时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续娶了一妾名唤姣娘。老夫少妻的生活,使得姣娘私下与年轻仆人偷情。王安石知道后,本来火冒三丈,但一忍再忍,干脆在中秋节对诗的时候,诱使姣娘讲出实情,但姣娘一句"宰相肚里能撑船"让王安石深知其苦,即赐银千两,送姣娘与仆人成婚。

15、为什么是替罪羊而不是替罪狗?

圣经《旧约》:挪亚后有个叫亚伯拉罕的闪族人,他99岁得一子。一天,耶和华突然降临,要他杀子以撒献祭。以撒不知自己是祭品,跟随父亲上山,亚伯拉罕准备好一切,正将儿子放上祭坛欲动刀时,天使飞来拉住其手,不准他杀子,告诉他只是耶和华的考验,并改用羊来做为祭品。这就是替罪羊的来历。

16、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17、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来历。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一个小茶馆。知县白老爷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主儿,经常来白吃白喝。虽然父子俩受不了,有气,但也没办法。有一段时间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炉掌壶。等老掌柜病好以后,发现县太爷再没来了。问其缘由,小掌柜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18、为什么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汉朝,长安街上有个夫妻开的豆腐店,老板娘生得漂亮,风情万种,人称"豆腐西施",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趁付铜板时摸摸老板娘的纤手等。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19、孺子牛的来历?

齐景公非常疼爱庶子荼,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20、为什么高贵的女婿要叫金龟婿?

金龟婿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唐初规定,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鱼符以不同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21、智囊一词的来历。

战国时期,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初任庶长,因战功封为严君。秦武王时,与甘茂分别为左右丞相。公子疾为人滑稽多谋,但因患瘿疾,颈前长了一个大囊肿,被秦人戏称为"智囊"。"智囊"一词后来逐渐转意,由指人身体上的囊肿,变成指聪明的人。

22、为什么富家子弟叫纨绔子弟?

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所谓裳就是大裙子。一走,两腿呼呼进风。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长筒袜,这种袜子叫"绔"。更有钱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袜子,就叫"纨"。西汉宫女穿"开裆裤"说的就是这种袜子(那时候没内裤)。这也是"纨绔子弟"一词的由来。

23、什么是“桃花运”?

桃花运曾有朝代认为是女子涉淫行为,但是《诗经》中有一首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写的却是女子出嫁时的美好情景。又有《周易》里"子午卯酉"是地支中代表"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向的,当“四象交会”桃花会盛开,此时求感情最好,因此人们把爱情称作"桃花运"。

24、一天三餐制是怎么来的?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只有皇室四餐,诸侯三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这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除了酒肆之间不再如唐代被约束在市坊中间,夜市晚上不实行宵禁,晚上夜生活丰富,所以才加一顿晚饭。

25、为什么要用竖中指骂人?

“竖中指”最早出现在英法百年战争末期。英国弓箭手让法军损失惨重,法军发誓在击败英军后,将英军弓箭手拉弓的中指斩断。但结果法军惨败。在法军撤退时,英军弓箭手纷纷伸出右手中指,炫耀他们依然存在的中指。这一侮辱性的手势迅速在西方国家"走红"。

26、为什么是男戴观音女戴佛?

关于开运饰物,现如今的佩戴习惯一般是男戴观音女戴佛。身为女子,世事烦扰,难免愁肠百结,佛的宽容、大度、正可化解种种愁绪,所以"女戴佛"的"佛"指的并不是佛陀释迦牟尼,而是弥勒菩萨。男人多戴观音,是让男人少一些残忍和暴力,多一些象观音一样的慈悲与柔和。

27、李耳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

第一种说法,老子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耳朵又大,所以又叫老子又叫李耳。显然这种说法很科幻、很胡扯。第二种说法更贴切一些,李耳本来就姓老,名老聃,即李姓源于老姓。而且李姓渊于老虎图腾,苦县一带虎被称为"狸儿",所以李耳只是"狸儿"的误传罢了。

原文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9867450744989042𝔴=spider&for=pc

0 人喜欢

评论区

暂无评论,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

弦圈热门内容

陈省身微分几何经典教材《微分几何讲义》

一说到陈省身经典的微分几何教材《微分几何讲义》,就勾起我很多回忆。这本书是我初三时期入门微分几何的教材,虽然相比于Loring W Tu微分几何经典入门教材:An Introduction to Manifolds的教材没那么好理解,但是却比王幼宁的《微分几何讲义》更加的友好。我当时真的挺喜欢陈省身的教材的,虽然以我如今的水平看,当时的我并没有真正的看懂这本书,但这是我微分几何的启蒙书。我人生中看的第一本微分几何的书是王幼宁的《微分几何讲义》,但是我虽然很有兴趣,但却没能读下去,因为开篇就直接看不懂。而陈省身的《微分几何讲义》至少我能读下去,不至于开篇就直接来那么难的东西,我也是靠这本教材知道了很多微分几何的重要概念。我到高一还在看陈省身这本教材,直到后来高二为了读懂Jürgen Jost黎曼几何与几何分析教材:Riemannian Geometry and Geometric Analysis,我不得不看自己当时嫌弃的Loring W Tu的An Introduction to Manifolds,才打开了新世界,原来还是这么好看的微分几何入门教材,Loring W Tu的书确实比陈 ...

初中生如何自学数学?

知乎提问:我想这样子自学数学?纯兴趣爱好。我想从高中数学开始自学,用教材帮这本教辅书自学。然后学完高中后整理一下初等数学的知识。是不是就可以开始自学高数了?现在我打开高数好多证明题和不等式都不会做。然后把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线性代数,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实分析,复分析,泛函分析,抽象代数,代数几何,长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都学完。大致就是这样的人生规划,初等数学学透了是不是就可以理解学习高等数学了?我的回答:我觉得按部就班的按顺序学习没多大意思,我初三的时候是先把导数、积分这些高中最难但却是微积分最基本的概念“学懂”,然后才学别的比较基础的概念如集合。原因无它,就是因为当时这些更感兴趣。因此与其纠结于把什么学透了再来理解什么,不如换成先尝试理解什么,理解不了再来理解什么。我初三的时候除了学会了导数、积分、加速度这些高中数学、物理的概念,但也没太过深入。顶多再学了个正余弦定理拿来应付中考。我从初中开始养成的习惯就是,对什么感兴趣就直接学它,学不懂再看其他的,因此我初中的时候还直接学了范畴的定义(只是看懂了表面的定义)。直到初三升高一的假期,我才买了高中 ...

点集拓扑求救

以及有没有推荐的点集拓扑教材

我翻译了Wiki、nLab、Stack Project的部分条目,以及一些教材中的定义,全放到了数学百科中

一两个月前,网站浏览人数比较少的时候,我也比较空闲,因此花了一些时间翻译了国外Wiki、nLab、Stack Project的部分条目,同时,我还将一些教材中的定义以及少部分自己写的英文notes中的定义翻译成了中文。然后我将这些翻译好的内容全都放进了数学百科中。现在因为新建了好几个子圈子,我也陆续将这些词条分门别类放进了不同的子圈。我之所以会翻译这些东西,一来是因为中文互联网的数学资源属实是过于稀缺了,每个学数学的人想要更好的发展都离不开英语这一关。但是总有人对数学感兴趣却英语不好,这也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会欣赏不了英文的一些美妙的数学。二是因为词条是可以插入到文章里的,这会方便看文章的人快速查看相关术语的意思,所以在弦圈里多放些词条不仅有利于网站内容更丰富,而且能让学习交流变得更加顺畅。下面我整理一下我具体翻译了哪些词条,其实也不是很多。主要问题是翻译数学内容本身并不耗时间,真正耗时间的是输入Latex代码😅,即便我写数学好几年了,Latex也早就熟练运用,但我还是感觉在写数学的过程中Latex的输入占用了过多时间。层预层局部赋环空间赋环空间概形凸秩$p$-可除群函数向量向量空间反同态 ...

语奥中的数字谜研究(一) 基础数词

语奥中的数字谜中有许多技巧,如果纯靠推理难度很大。系列文章将介绍数字谜技巧,每篇文章都无限期更新。第一篇文章,让我们走进基础数词。基础数词,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语系中各个语言基本相同的数词。基础数词的特点就是稳定性,以至于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确定题目中一至几个单词的意思。以下举一些常见语系的例子来说明基础数词的作用。1、尼日尔(大西洋)-刚果 语系  $(a)ta=3$例题:2023 IOL T5  $taanre=3$$1.be ŋ jaaga=20 \rightarrow bee-x=20*x$$2.taanre=3 \Rightarrow ŋ kwuu \; x=80*x $$3.baa-y=y+5$$4.kampwoo=400 \Rightarrow kampwɔhii \; z=400*z$2、汉藏语系 $sam=3$$nga=5$例题:2024 APLO T5 $as ɣm=3$$pungu=5$

失业、分配不平衡和结构性转变:人还能否“卷”过AI

白果/文 人类对AI,尤其是AI冲击社会就业与收入分配的担忧,其实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们至少经历过三波AI发展的大潮。当一轮轮潮水退去,人们发现人工智能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不禁有了更自信乐观的理由。然而,这一轮AI的发展速度和能力似乎不可同日而语。Chat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及各种生成式AI工具的出现,使人类可以用自然语言的方式给计算机发出指令,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某些专业壁垒。虽然当前AI生成内容在准确度、独创性上还有待提高,但替代人工、降本增效的能力显而易见。那么,此轮AI发展将冲击哪些职业,又是否会如乐观者期待的那样,带来大量新的工作?在尝试回答这两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之外,笔者也试图分析AI带来的社会结构性转变,以及为了应对这些转变,个体和社会应作出怎样的努力。我们看到,目前AI工具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技术性失业、收入分配结构的恶化尤其是“极化”效应,加剧各种社会问题。而要想让技术进步更好地实现普惠价值,我们需对现有制度进行深入反思,尝试对社会系统进行革新和再设计。归根结底,技术的社会价值实现和进步方向最终 ...

叔本华:人类是一步一步地迈向死亡的存在物

丹麦哲学家齐克果(Sren Kierkegaard)说:「什么是诗人?一个不快乐的人:他把深层的痛苦埋在心里;但他的唇舌是如此形塑,以致从中经过的叹息和哀嚎,都成了动人的乐章。」诗人好像真的是比较不快乐。在一个诗人选择自杀后,我们一般都对之予以同情和理解,彷彿诗人们自我了结生命是可以谅解的。种种的思绪,不禁令人想起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对艺术和自杀的一些想法。叔本华向来以所谓悲观主义哲学闻名,不少没读过他的人也大概知道这点。所谓悲观主义,是一种以负面的角度去理解价值的方案。而所谓负面,又有几个面向。首先,叔本华说,人类是一步一步地迈向死亡的存在物,从这个存在特质去看,人类的存在目标和目的也就指向着死亡。「假如存在的目标是死亡,那为什么不能现在就死?」一位诗人或许正在如此提问。还不能马上就死。正因为人是「步向死亡」的存有者,人的存在处境便是动态的──就于现在的每一刻。因此,「现在」便有了独特的价值。就如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第一册中解释:真正的存在就只在现在。现在一直往过 ...

哲学家叔本华的《生存空虚说》

叔本华虽然是悲观主义者,但他的哲学思想很是值得现代人思索。作为哲学家的叔本华反对基督教并认为基督教教义虚伪,其真理是为受苦,叔本华思想深受印度教与佛教影响深远。但就基督徒而言会同意人生是苦,但非是受苦。有时悲观不一定会带来负向的思考,其实悲观者的心思较为细腻而敏感,对生活的体验也较深刻;悲观只不过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人生是一种迷误。因为人的欲望是很复杂的也不容易满足,即使当时得到满足,那也只是一时的状态,很快的人又会有更多的烦恼」。——叔本华《生存空虚说》当人对于人生所要求多时就会很容易不快乐、不满足,而想要生活快乐实在很难,几乎不可能,能切切实实的明白这番道理,对人生的欲求就会减少。世界的脚步不停的在变,是一种持续性的历程,世界也绝不会因你而改变,它仍然无情的转动着。在生存空虚一文中:「人一生所追求的只是想象中的幸福。」事实上叔本华以一种虚无的论调,来思辨他对人生的看法,但有时想想,确是如同他所表述;人的欲望无穷大,当人类对人生开始想追求一切时,欲望就开始无法满足人心。在文中作者认为,当人认为生命是为了活下去,生命自然就有价值;但若是有其目标,就只是昙花一现般,最终还是等于无;也 ...

GTM242 Grillet抽象代数经典教材:Abstract Algebra 2nd

本次我分享的教材是GTM242——Abstract Algebra,作者是Pierre Antoine Grillet。本教材是我高中时期最中意的抽象代数教材了😄,当时的我看过好几本抽象代数的教材,包括国内的某本抽象代数小册子教材(已经找不到了,不知道扔哪了,记得封面是黄黑色的),最后还是GTM242让我真正学会了抽象代数。高中的时候我基本每天回家的路上都会看它,并且最后我还把它的纸质书从国外亚马逊买回来了。这本教材我个人感觉通俗易懂,挺适合喜欢代数的初学者。整本书先从最基本的二元运算讲到半群,接着才到更加抽象的群的概念。教材的整体节奏也是循序渐进,先群论接着环论,之后才是域论。讲完前面的基础概念后,才开始更加深入的话题,如伽罗华理论。本书内容可以说十分完备,而且例子也丰富,带有趣的配套习题。此书不仅可以用于学习抽象代数,还能用于学习交换代数和同调代数,完备得有些出乎意料,感觉把所有代数的重要基础概念都囊括其中。应该可以跟Serge Lang的Algebra相提并论。值得一提的是,Serge Lang的Algebra经常被推荐用于作为代数方面的词典,用于遇到不懂或者少见的代数概念时去查 ...

12.02 弦圈更新日志

这是篇迟到的日志文,早在弦圈11月10日上下更新计划:小金库、打赏等功能中我就提到更新完后会特意写一下更新日志,说明一下更新了哪些内容和功能。然而如今过了快一个月,我才勉强腾出点精力写一写。1. 首先我完善了签到功能,并加上小金库功能,让你每天签到的智力值能够存进银行里产生金币,这完美呼应了那句俗语“书中自有黄金屋”😄。然后我完善了一下弦圈的货币系统,现在有金币(免费)和弦币(付费)。弦币将作为弦圈早期的主要流通货币,而这个弦币跟人民币的比值我也是考虑了很久,也跟朋友商量过许多次,最后定下来就是1人民币=$\pi*e$弦币=8.53973422267弦币。之后我还打算引入$\pi$币跟$e$币,但那也是后话了。2. 有了付费的弦币就需要有充值的地方,然后我写了我的钱包模块。在里面会显示你的钱包余额,以及充值记录。并且用户可以在那里进行充值。3. 接着我增加了赞赏功能,该功能的初衷是让弦圈的创作者能够有收入,不至于完全用爱发电。目前文章和帖子都可以进行赞赏,所有用户无任何门槛都能被赞赏,只要你写了文章或者发了帖子,就能被赞赏。而赞赏收入,弦圈会扣掉7.5%的手续费,低于知乎和CSDN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