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大信计专业到985高校的上岸之路——范芯菱师兄考研经验分享
在考研的征程中,每一位成功上岸的同学都有一段值得分享的故事。信计211班的范芯菱师兄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范芯菱师兄不仅在学业上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和实践活动,这些经历都为他考研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经历和心得,无疑能为正在备战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提供宝贵的参考。接下来,一起走进范芯菱师兄的考研世界,汲取他的智慧和力量。
考研初心与目标
范芯菱师兄的考研之路始于对知识深度的渴望。本科期间,他在数学建模竞赛中接触到了各种算法、模型,这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更激发了他对更高层次学术领域探索的向往。本科课程内容虽丰富,但方向较为多元,范芯菱师兄希望在研究生阶段专注于计算机方向的深造,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于是,他毅然决定考研,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
学习与竞赛经历
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听讲,不放过老师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课后,他会认真复习上课使用的PPT等资料,仔细梳理知识脉络,巩固所学内容。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他善于利用B站等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师兄养成了定期整理错题的习惯。每次完成课后习题,他都会深入剖析错题原因,总结解题经验,以便再次遇到相同题型时能准确作答。因此,师兄建议大家准备一个错题本,用于积累错题、总结规律。
在竞赛方面,范芯菱师兄也收获颇丰。他参与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并荣获省级二等奖,除此之外,还获得了妈妈杯、大湾区杯、亚太杯等奖项。这些竞赛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实践能力,更让他深刻认识到知识的实际应用方式与价值。在参加竞赛之前,他对于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方式困惑颇深,然而,在经历了竞赛之后,他明确了理论知识融入现实生活的具体方式,对自身后续的学习目标与方向也更加清晰。师兄建议同学们在竞赛结束后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全面复盘,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比赛积累经验。
考研备考策略
(一)目标院校选择
选择目标院校是考研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范芯菱师兄建议同学们综合考虑自身学习情况、历年分数线及当年报考热度等多个方面,谨慎选择目标院校。同时,要多渠道收集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等资料,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和考试要求。
(二)备考计划
备考计划制定对考研成功意义重大,范芯菱师兄的备考规划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7月中旬之前)为夯实基础,做好计算机专业课知识的前期积淀,重点推进数学首轮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此外利用碎片时间背诵英语单词;
第二阶段(7月中旬 - 9月中旬)为强化提升,对计算机专业课中的选择题部分进行二刷巩固,针对大题(如算法设计题、综合应用题等),回顾经典例题,串联各章节知识点。对于数学学习方面,以刷题为主、听课为辅,同时要开始学习英语阅读,时间充裕的同学可同步开展政治学习。
第三阶段(9月之后)为冲刺巩固,查漏补缺、复盘错题。
在执行计划时,要灵活安排时间,如因特殊情况耽误学习,要及时补上。建议每周预留1天休息时间,放松身心,避免过度疲劳。
(三)学习方法与心态管理
在学习方法上,范芯菱师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01. 作为数学专业学生,数学专业课的难度相对较小,主要通过多做题、整理错题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02. 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课则需要根据不同科目的侧重点进行学习。例如,数据结构需要多做题,记住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特点;对于记忆点较多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可以使用Xmind等软件制作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整理,提高学习效率。
03. 鉴于公共课学习时间有限,建议提前开始学习。英语学习可在3月开始背单词,7月开始精炼阅读,做完后跟着唐迟或柴荣老师梳理知识点,提升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政治课的复习建议11月开展,前期在苍盾小程序上完成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后期背诵肖四的主观题,掌握核心知识点。
04. 考研过程中,心态管理同样重要。范芯菱师兄提到,后期心态容易崩,原因包括临考时尚有内容未学完、模拟题难度大引发焦虑、备考过程中生病或大四课程干扰等。缓解焦虑的方法包括找人倾诉、散步听音乐或户外骑行等。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考研成功的关键之一。
给备考学弟学妹的建议
范芯菱师兄给备考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01. 首先,要合理分配专业课和公共课时间,专业课占比多,前期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课的学习。
02. 其次,专业课内容多,学完后要及时回顾,避免遗忘知识点。
03. 再者,要及时整理错题本,认真攻克错题,才算真正掌握知识点。
04. 最后,考研是一场孤独且漫长的征程,最好减少娱乐活动的次数,降低浏览社交平台的频率,避免外界干扰心态。
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认真对待考研,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范芯菱师兄的考研经历尽显坚持与努力之姿,他的成功为所有考研学子树立了榜样。希望每一位考研学子都能像范芯菱师兄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能收获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梦想拼搏!
END
撰稿 | 莫敏龙
采访 | 莫敏龙
排版 | 黄敏
封面 | 黄敏
审核 | 林美含 黄敏
责编 | 黄健强 吴炫姗
0 人喜欢
暂无评论,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