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0元素”吗?零号元素究竟是什么?

Published at 2024-08-29 11:08:35Viewed 189 times
Please reprint with source link

元素周期表你能背诵几位?

如果你让一位初中同学背诵元素周期表,他通常会这样回答:“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没错,元素周期表是从氢开始的,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元素周期表的一号元素,氢的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质子的数量是元素拥有不同性质的决定因素,所以原子核中质子数量被称为原子序数。

原子核中通常也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子,氢的同位素氕除外,氕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那么问题来了,宇宙中存在没有质子只有中子的元素吗?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号元素

零号元素的争议

“0元素”这个词是德国物理学家安德烈·冯·安德罗波夫在1926年发明的,尽管当时还没有中子的概念,但安德罗波夫认为这种元素的质子数量有可能比氢还要少,所以他把它放在了元素周期表氢元素的前边,称之为零号元素。

主流科学家们认为不存在质子的元素它其实就是中子,只有带正电的质子才能吸引电子从而构成一种稳定的物质,而单一的中子并不能称其为元素。所以在正式的科学论文中,你很难找到“0元素”这样的表述,反倒是科幻小说中反复提及,它代表着宇宙中密度极大的中子星。

中子星

安德罗波夫最开始将零号元素放在元素周期表中氢元素的上方,后来的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排列不严谨,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列堿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零号元素没有质子,所以它的外层不应该有电子绕核运转,所以将其挪到了氦元素的上方。

短命的自由中子

通常情况下,中子都被严格束缚在原子核中,通过强力作用与质子绑定在一起,一旦它获得了自由,便成了“短命鬼”。

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变身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自由中子的平均寿命大约是14分42秒,其半衰期只有10分11秒。

质子与中子的区别

自由中子的衰变特性是天生的,因为中子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在脱离原子核强相互作用力的束缚之后,其中一个下夸克会在弱相互作用力的主导下改变自己的“味道”,从而变成更轻的上夸克,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当夸克的电荷发生改变后,中子就从对外不带电变成了对外带一个正电荷的质子了。

中子衰变成质子很容易,但反过来将质子变成中子却是很难的,这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质子很稳定,这就是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氢原子和自由质子,却很少发现自由中子的原因。

质子和中子之间的核力相互作用

中子星是自由中子的巢穴

博学的你肯定很早就想到了中子星。这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星体,它是那些比太阳更大的恒星死亡、坍塌后形成的致密星球。当大质量恒星燃尽了它核心的氢和氦,便走到生命的尽头,由于内部的能量无法支撑外部强大的重力,恒星的内核会在瞬间发生剧烈坍缩,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便是超新星爆发,中子星便是超新星的残骸。

中子星

由于在10~20公里半径的范围内集聚了大约2个太阳质量的物质,强大的压力会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从而将电子压入到质子中,使期变成中子。

中子星中有大量的自由中子,但中子星也是分层的。它的内核由于压力极为巨大,中子被压成了更重的超子;超子核心的外边是自由中子层;中子星的最外层是质子、电子和中微子构成的表层,这些都是中子衰变后的产物。

中子星分层

有人将中子星视为一个巨大的原子核,甚至称它就是0号元素,这是不正确的。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子星都是一个天体而不是单一的元素。中子不过是中子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除了遥远的中子星外,我们周围一些放射性物质比如U235或Pu239在裂变过程中也能产生出高能量的中子,人们利用中子进行链式反应以进行核能发电,同时也利用核裂变产生大量中子制造核武器,比如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中子弹是一种小型化的战术氢弹,中子不带电荷,大量热中子可以轻松穿透坚固掩体,杀伤里边的人员,达到杀人不见血之目的。

中子是链式反应的重要传递者

中子到底能不能被称为0元素?

我们不能根据某些元素存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它的元素属性,比如砹213的半衰期仅有125纳秒,相比之下自由中子的寿命要长多了呢!

2012年,科学家第一次观测到在没有质子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的两个中子 n,尽管它的半衰期仅有10秒,但这足以证明中子并非绝对孤立存在。

中子整体不带电荷,所以它不能拉住电子,令电子围绕自己旋转从而形成电子壳层。严格地说,中子不具备原子核最基本特征——可以稳定拥有电子,这是它与其它所有元素不同的地方,也是它被踢出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原因。有实验发现中子可以与电子以离子(中子-电子对)的形态出现,因为尽管中子对外不带电,但它表面存在微小的电荷分布差,所以电子可以受轨域效应束缚在中子附近运动。问题是这种束缚力极其微弱,电子很容易就被拿走,所以中子也不能因此与其它原子结合形成化学键。从这个角度看,中子是完全惰性的,把它放在惰性气体这一列也不算冤枉它。

0号元素应处的位置

元素周期表里没有零号元素的位置,到目前为止科学文献中也极少出现“0元素”一词,这并不表明中子这种物质注定继续孤独下去。“0元素”不代表“没有元素”,或许未来有一天,当科学界真正了解了中子,通过发挥创造性的思考,或许会将中子应得的位置还给它,这就是零号元素——“Nu”。

0 人喜欢

Comments

There is no comment, let's add the first one.

弦圈热门内容

想做朗兰兹纲领方向,请问如何安排学习进度?

知乎提问:最近对朗兰兹纲领感兴趣,主要是向往大一统的理论,但因为这个领域很庞大,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希望能提供学习顺序,推荐一些书目,越详细越好。另外,想知道哪些院校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我的回答(已删):我并不是做Langlands programs方向的,但是也对其有所兴趣,因为算术几何跟Langlands programs也有所联系。个人觉得可以从Shimura varieties作为学习的切入点,具体的references可以看Milne的note,直接百度就有了。同时,可以看看欧阳毅的Galois representation,Scholze关于local Langlands的文章,还有Harris和Taylor的The Geometry and Cohomology of Some Simple Shimura Varieties。在看的过程中,看不懂就往下补知识,并且不要忘记了解相应知识的诞生背景,这样做效率是最高的。不过,这些东西都特别难读,反正我也很多看不懂,还是找个该方向的专家带最好。原文编辑于 2022-05-02 22:30原文评论区Milne的course notes ...

初二可以学习抽象代数吗?

知乎提问:孩子初二,数学成绩经常满分(120)。有时候117 118,孩子说想学点高端的,我想让孩子学抽象代数可行吗我的回答(已删):没必要学,这么着急学这些内容干什么呢,孩子又不一定真的感兴趣,搞不好让他讨厌起了数学更糟糕。数学是以兴趣为主的,什么提前学之类的都是渣渣,提前学又不代表你以后数学成就会很高。初二既然数学成绩还行,那就意味着孩子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家长不应该强行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应该在他这个年龄学习的东西。除非你孩子真的很热爱数学,那么你拦都拦不住他自学,还需要你去灌输给他吗?原文发布于 2021-05-28 09:25

你是如何对数学产生兴趣的?

知乎提问:短暂的兴趣也行,有长期的更好。请大家积极分享哦我的回答(已删):我以前是因为物理喜欢数学的,当时特别崇拜Einstein,想要以后做理论物理学。因为Einstein当年也是自学微积分的,于是我也入坑微积分。刚开始,觉得特别难学,无数次想要放弃,但是最后都克服掉了这些困难,学习不少微积分的基础内容,开始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刚开始我在学微积分的同时,还会学一些物理的东西。可是后来,我每次打算学物理最后都会被学数学取而代之,我开始对数学越来越无法自拔,以至于牺牲学习物理的时间。就这样,我就改变了曾经理论物理的方向,转为数学。再后来,我对数学的喜爱远远超过物理了,同时高考备考紧张,我干脆放弃学习物理,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当中。原文发布于 2021-12-20 20:10

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能给我带来什么?

知乎提问: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能给我带来什么?我的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以用语言来回答。数学带给了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童年开始到如今,我整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我的三观,我的方方面面早就被数学所改变,并且与数学难以隔离。如果硬要展开来说,我能想到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审美,这种审美是指一种抽象意义上的审美,不是简单的说眼睛看到什么觉得很美。这种审美是你个人数学风格、数学品味、数学思想里最根本的东西,几乎会影响你关于数学的一切。你写下的定义、命题、定理“美不美”,你觉得某个理论“美不美”,这些都跟你的审美有关。其次数学给了我夹杂着理性的感性,我经常一边看数学,一边听音乐,这样能让我沉浸在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呆在这个世界里,思绪会变得清晰,情感也会变得起伏,这个时候往往灵感迸发,很多原来想不懂的东西突然就想懂了。用心理学的说法解释,就是数学带给我体验超心流状态(不是心流)。最后数学还带给我理性思维、更加缜密的逻辑等等,这些其他回答也反复提过,就不说了。

怎样才能培养数学兴趣?

知乎提问:怎样才能培养数学兴趣?我的回答:想要培养数学兴趣很简单,首先你肯定要对数学有好感,如果连这点基础都没有估计也很难对数学感兴趣。然后你只需要不断的了解数学、接触数学,形成一个了解数学=>进一步深入了解数学这样的一个循环,自然而然就会对数学感兴趣。具体的讲,你可以做的包括以下几条,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调整:多读数学相关的介绍文章,或者数学方面的一些资讯报道,从浅层了解数学。多读数学家相关的传记,数学家留下的话、数学家分享的经验等等,这里的数学家不仅仅包括过去杰出的数学家,还需要包括如今在世的数学家。多读不同数学领域相关的教材,多方涉猎,加深对数学各个领域的初步理解。这个做法是最能培养数学兴趣和数学品味的。上面两种方式只是辅助第三种方法,毕竟想要了解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喜爱,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直接关注数学本身,直接学起来、思考起来。以上三条主要针对初学者,当你不那么初学之后,就不要目光放得太高了。我曾经有段时间就是因为看得太多名人名家的内容,反而开始看不起那些没那么杰出的人,这完全就是愚蠢的想法!多关注身边同样喜欢数学的人或同行,多交流了解对方的想法和经验,这样对 ...

大一上挂科后果严重吗?

知乎提问:大一上挂科后果严重吗?我的回答:还真问题不大,我大一的时候身边就有不少同学挂科了,结果无非是补考,或者严重点的重修,最后都能过。我大一大二的时候也是对挂科害怕不已,每次考前复习都十分紧张。直到后来快毕业的时候,我得知自己居然缺了通识课学分不能发毕业证,而我身边那些挂过科的同学全都学分修够了。那时候我才明白没啥好怕的。。。当然最后那个学分还是补上了,虚惊一场。后面我打算在 数学故事天地 写一篇因为沉迷数学导致挂科而大学无法毕业的小说,虽然我文笔不行,但是我有足够的想象力,只要我把逻辑、故事线、设定全写出来,一样会是丰富的故事内容,只不过细节描写没那么动人、生动。希尔伯特也曾经说过,数学家拥有足够丰富的想象力,完全可以当一个作家。原话我现在在网上已经找不着了,只找到了下面这句话"You know, for a mathematician, he did not have enough imagination. But he has become a poet and now he is fine."  ——David Hilbert“他曾没有足够的想象力来当数学家。不过 ...

洛必达法则为何成为禁术?

知乎提问:如题,高考用会扣分,大学微积分考试还明令禁止使用洛必达法则(我个人还是好喜欢洛必达法则)疑惑产生于大一半期考试之前,刚刚学极限没多久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这个概念,学校用心良苦,在半期考试中ban了洛必达,仅此而已。我的回答:因为洛必达法则并不是洛必达发现的,而是洛必达买下来的😇。说到洛必达法则,我的回忆就倒回到初三和高中时期,当时做高等数学的极限题我都喜欢直接洛必达法则,我不太想考虑除了洛必达还有什么别的计算方法,没必要。因为洛必达法则明显更加友好,反而更加容易让学生熟练掌握极限,我初三乃至高中的时候,学高等数学能学懂,其中就少不了洛必达法则的功劳。其实多用几次洛必达法则感觉上来了,再去理解极限的本质,也不是不可以。只能说国内的这种教育模式非常的按部就班,就必须你按照学校指定的路径来学习,真的就流水线工厂一样,教育被整成这样,教育出来的人自然也很难有创新思维。这只是普通的通过性考试,完全没必要考虑所谓的公平性问题。就好比,初三的时候自学了高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者,高三的时候自学了洛必达法则、级数等微积分的东西,可以很轻松的解决某些题目。这种还勉强能狡辩一 ...

今天晚上弦圈服务器发生崩溃情况,已一切正常莫慌,目前判断是腾讯云的问题

之前我对弦圈进行了优化最近有人反馈网站卡、打不开,我自己也试过这种情况,已再次对弦圈进行优化,接着弦圈基本上就没有再出现过问题,网站浏览也很流畅。不过今天晚上前端服务器突然崩了,我发现后马上对服务器进行了重启,重启过程持续了5-10分钟左右吧,真慢。然后又发现了一点问题,就暂时用后端服务器顶替了,之后前端弄好了又重新用回原来的服务器。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重启了(edge one)CDN,导致https访问会弹出证书不安全的情况,现在也全部正常了。根据我跟其他人的交流得知,他在东京的服务器前几天也突然崩了,崩的原因也是摸不着头脑的IO读写,然后我咨询客服他也没看到异常。我就一个前端服务器,2核4G就放前端代码,怎么可能会是业务问题。然后网站被黑客疯狂扫描,一直都有但也不至于弄崩服务器,目前判断可能是腾讯云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