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指靠近眉心,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Published at 2024-08-17 00:40:38Viewed 199 times
Please reprint with source link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一种体验,那就是当我们用手指靠近眉心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大概就是一种酸胀感,令我们感觉不舒服,在很多时候,就算我们将眼睛闭上,仍然会产生这种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种现象,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观点认为,这应该与人类已经退化的“第三只眼”有关。与之对应的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远古地球上的很多动物的颅骨化石中,其眉心位置通常都存在着一个开口。经过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这种开口应该是某种眼睛的痕迹,被称为“颅顶眼”(parietal eye)。

实际上,现代地球上仍有一些爬行动物保留了具有视觉功能的“颅顶眼”,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它们的“颅顶眼”能够感知外界光线的变化,这可以帮助它们调节日夜节律和行为模式。

该观点指出,人类的远古祖先也曾拥有“第三只眼”,即所谓的“颅顶眼”,这种眼睛原本位于眉心位置,可能为其提供了某种特殊的视觉功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进化的推进,这种眼睛逐渐退化了。

在这一过程中,原本位于颅骨上的开口也逐渐闭合,最终不再显现于外部,但对于现代人类来讲,“颅顶眼”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了现在大脑中的一个小小的结构——“松果体”(pineal body)。

(↑“松果体”位于上丘脑 ,靠近大脑中心区域,其体积很小,长度一般为5至8mm,宽度一般为3至5mm)

所以该观点认为:尽管人类的“第三只眼”已经退化成了“松果体”,但距离足够近的情况下,它仍可能具备着一点点感知能力,而手指靠近眉心时产生的那种奇怪的感觉,应该就是“松果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微弱反应。

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还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但随着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人们却逐渐发现,实际情况很可能并非如此。

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人类的“松果体”其实是一个内分泌腺体,它主要负责分泌一种叫做褪黑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在调节我们的睡眠-觉醒周期和生物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会分泌一些其他的活性物质,可以实现调节人类的新陈代谢、性腺发育等等功能。

重要的是,“松果体”本身并不具有直接感知外界的能力,尽管它分泌褪黑素的活动与光的感知有关,但这种感知并非直接来自其自身,而是通过视网膜的感光细胞间接实现的,简单来讲就是,我们的眼睛感受到光线的变化时,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会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而“松果体”则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褪黑素的分泌。

这也就意味着,手指靠近眉心时产生的奇怪感觉,很可能与“松果体”无关,既然如此,那这种感觉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对此,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合理的解释,即:这应该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简单来讲就是,眉心位于大脑前部,由于该区域的后面就是大脑,因此大脑对此处的感知格外敏感,以至于一些非常微小的刺激,都可能会被大脑视为潜在的威胁,即使是我们自己的手指也不例外,一旦有物体靠近眉心,大脑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它会通过传递紧急信号,使我们产生一种酸胀的感觉,提醒我们迅速采取行动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

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闭上了眼睛,还会产生这种奇怪的感觉呢?其实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一方面来讲,人类的眉心区域存在着不少高度敏感的神经末梢,当有物体靠近时,即使我们闭着眼睛,并且该物体也没有直接地接触到皮肤,这些神经末梢也可能会通过一些细微之处感知得到,例如物体靠近时产生的微弱气流、温度变化或者静电效应等等。而当我们有意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眉心部位,这样感觉起来就会更加灵敏。

另一方面来讲,科学家早已发现,人类的感知不仅仅依赖于外部的物理刺激,还受到主观意识的强烈影响,当我们用手指靠近眉心时,大脑就会产生一种预期,进而使我们产生这种奇怪的感觉,与之对应的是,有研究表明,暗室实验中,研究人员向实验对象告知即将用手指接近其眉心,实验结果表明,尽管研究人员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动作,实验对象仍然报告自己产生了这种奇怪的感觉。

0 人喜欢

Comments

There is no comment, let's add the first one.

弦圈热门内容

2024-11-22凌晨:弦圈最近两周更新情况

在上篇弦圈11月10日上下更新计划:小金库、打赏等功能,我提到会更新网站多个功能。原本以为这些功能最多一周就能全部写完,结果当我真正开始写,才发现自己完全低估了这些功能实现的难度,以及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而且由于我的完美主义倾向,导致我比原计划多开发了好几个功能,比如说编辑器插入公式、交易中心、收藏党最喜爱的收藏夹等。因为我想反正都大更新了,那干脆就更新得多一些,把以前埋的坑都填上。再然后支付功能比我想象中的要难得多,这不仅仅指代码难写,还包括支付宝的审核等问题,人事问题上也耗费了不少时间。在这里忍不住吐槽一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国内两家巨头技术文档写的是真烂、真水。多少年了,支付宝支付SDK的demo示例还是Java、PHP,Python压根没写,只能自己摸索然后网上找到些零散的资料。微信支付先是需要微信认证强制每年收费300元,然后文档也是写得不清不楚。反正目前网站就暂时只支持支付宝吧,之后再把微信支付补上吧,因为真的被恶心到了。总之如今写了快两个星期了,这些功能终于要完成了,预计明后天就能上线测试。网站也完全没更新,也找不到人帮忙更新,只能先放着了。之后我会发一篇更新日志,更加详细 ...

弦圈11月10日上下更新计划:小金库、打赏等功能

这几天忙于写代码完善网站功能,不太有空更新文章和内容。因为弦圈没有借助任何建站工具和博客框架,是我自己前后端一起从零开始写的,因此开发得会比较慢,请谅解。。。目前计划上线功能首先就包括,前面弦圈更新日志:关于智力值和金币提到的小金库。获取金币的机制是:智力值存入银行(叫时空银行time bank?),然后根据日利率每天产生相应的金币。下图为测试画面其次为了让网站能够更好的运作下去,从而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我计划引入盈利功能。所谓盈利功能即是用户通过弦圈来获得收益的相关功能,包括打赏功能、接广告功能、接悬赏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为了鼓励大家为社区做贡献,并且让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毕竟大佬们忙得很,不会轻易帮助你解决问题)。具体规则暂定如下:想要让弦圈的用户能赚钱,那弦圈必须自己先能赚到钱,目前我计划引入弦圈广告和用户交易中心。至于弦圈广告,我打算采用信息流广告、侧边栏广告、文章内嵌广告,拒绝弹窗之类遮蔽视线的广告,因此不会影响用户体验。最后我还得把之前留的坑——创作中心给填上,就是一个给创作者的方便管理内容、查看数据的模块。测试画面如下:尽情期待😇

Grothendieck经典著作:代数几何原理EGA 1(1971第二版)法语+英译

在前面几贴中,我已经分别分享了Grothendieck的代数几何三部曲EGA、SGA、FGA,链接如下:代数几何教皇Grothendieck经典著作:代数几何原理EGA法语原版全系列(1)代数几何教皇Grothendieck经典著作:代数几何讨论班SGA法语原版全系列代数几何教皇Grothendieck经典著作:代数几何基础FGA法语原版+英文译版但其实EGA 1还有1971年的第二版,Grothendieck在EGA 1第二版中更新了一些内容,因此一些概念定义会与第一版中有出入。原本我也是不太知道EGA竟然还会有第二版,直到后来有次看文献时,发现作者引用了EGA 1(1971)才知道有这一版本。对比EGA 1第一版跟第二版,感觉第二版要比第一版更好读一些,似乎思路行文更清晰,也更好理解。并且值得开心的是,EGA 1第二版有完整英译,现在我全都分享出来。更新:作者不再提供文件下载。

记录一下:弦圈在知乎正当宣传遭遇被恶意举报?

记录一下昨天在知乎上遇到的离谱事情,我的一个回答无端端的被删除了,很有可能是因为推广网站导致得罪了某些人,从而举报我垃圾广告。当然也有朋友说,这其实就是知乎因为我引流所以封我,这确实不好说。最后申诉也没用,只能说这真的离谱到家了。我回答的提问是《有哪些网站比较有深度?》,正常理解这问题就是要你推荐网站的,那我推荐自己的网站,带上链接,多说几句介绍一下,不是很合理吗?我的回答可以说完全契合这个问题,甚至说该问题就是给我这种想要推广的人量身定做的。如果说我是因为在别的毫不相干的问题下,强行推广我的网站,那删我还情有可原。结果我发了那么多个回答,偏偏这个最不可能的。我想是不是因为那个提问是广告提问,回答是广告回答,所以我宣传了导致强了别人的风头。但我查了查问问题的人跟回答问题的不是同一个,而且网站名都似乎是大网站,还不至于这样,只能说遇到一些“不认同数学网站是有深度网站”的人吧😅以下是我当晚发在知乎的原文。这几天,我在知乎加大了弦圈 弦圈 - 找到属于你的圈子 (manitori.xyz) 的宣传力度,但也不是像生产电子垃圾那样胡乱安插广告。每个回答,我都认真看、认真写的,并且保证回答跟问题 ...

代数几何教皇Grothendieck经典著作:代数几何基础FGA法语原版+英文译版

关于Grothendieck的代数几何三部曲EGA、SGA、FGA的法语原版,我已经分享了两部,分别在 代数几何教皇Grothendieck经典著作:代数几何原理法语原版全系列(1)与 代数几何教皇Grothendieck经典著作:代数几何讨论班法语原版全系列 中可以下载。没想到相比于EGA,大家对SGA的热情非常高涨,可能是EGA已经出版了完整的中译,并且EGA知名度最高,资源也更好找。而SGA不同,知名度小一些,并且阅读难度也大一些,同时资源相对稀缺不好找,目前也没有完整的中译。现在我打算把三部曲中存在感最低的FGA也分享出来,这次我十分意外的发现FGA时隔多年居然有英文翻译版了,这是十分令人惊喜的。FGA法语全称Fondements de la Géometrie Algébrique,英文翻译为Foundations of Algebraic Geometry,即代数几何基础。这本书我也没仔细看过,几年前拿到手时,也只是粗糙无比的扫描版,扫描的书还是上个世纪用打字机打出来的,阅读观感非常不好(可能是不习惯吧)。虽然如今FGA中的大部分内容,学代数几何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如de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