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3
·
2024-05-19 21:17

Vue初学记录

网站开发,需要前端与后端的开发。前端指用户端、浏览器端,是用户能看得到的部分。后端指服务器端,是用户看不到的部分。前端开发,需要用到CSS3和HTML5以及JavaScript。后端开发能用的编程语言则很多了,主流的有python、java等,只要我们电脑能够使用的编程语言,服务端都能使用。目前流行前后端分离,后端只需要提供好接口就行了,前端直接使用后端的接口。


前端三大框架:Vue、react、Angular


Vue是目前中国使用比较多的框架,因为创造这个框架的是中国人——前谷歌员工Even You。React框架则是Meta公司(原Facebook公司)创造的框架,Angular是谷歌建立的框架。从最近GitHub的数据上看,Vue是目前全世界下载量最多的框架,第二大的为React,第三为Angular。


前端框架建立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方便开发,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难度。本质上,最后到浏览器那里,都是转换为CSS3、HTML5、JavaScript的语言。前端的开发,代码实现前,还需要设计UI界面,提高用户体验。因此,网站前后端开发分别对应三个职位——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UI设计师。目前,每个前端框架,都有很快开源的UI库,这大大提升了前端开发的效率,降低了难度。Vue中一个主流的UI库,是饿了么团队开发的elementUI。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都属于前端。手机的操作系统目前全球占比最多的,就两个——安卓和ios系统,其中安卓占比最高。而第三大的是微软的Windows phone,占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手机APP的前端开发,可以分为安卓开发和ios开发,分别对应两个职位——安卓工程师、ios工程师。


后端java的框架有SpringBoot,后端python的web框架有Django、flask。

Django的优势:

1. 自带后台管理系统,不需要自己另行写代码创建管理员后台系统。

2. Python语言与自然语言“相近”,更好理解,更好编写。且网上资料齐全简单易学。开发时能够以解决问题为主,而不是耗费精力理解语言本身。

3. Django自带数据库访问组件,无需再花时间处理SQL数据库语言,以及数据库的配置等等。

4. Django功能齐全,自带大量常用工具和框架,能更轻松、快速的开发应用。

5. Django比较“重”,非常适合大项目、大工程的开发,这对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项目计划:使用Vue3 + Django 4.2全栈开发网站,即前端使用Vue3,后端使用Django 4.2,前后端分离开发网站。

Vue3的IDE:VS code;Django 4.2的IDE:Pycharm。Vue3使用UI库:ElementUI plus。


开发进度:

1. 使用el-form、el-input、el-button等,构建登陆注册表单。

2. 用vue3自带的v-model进行数据的双向绑定,使用rule来对输入表单的数据进行验证。

3. 使用el-menu在页面顶部栏构建导航栏,且设置相应的页面跳转,配置route路由。

4. 在<script setup></script>中引入npm库等等。

5. 在<script></script>里面加入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
  }

在return中,写入表单数据以及rule验证数据。

在methods中写入方法

methods: {
    login() {
    },
  }

6. 在<style></style>中加入CSS样式,修改页面布局,包括添加背景颜色。在项目文件中添加global.css,修改html、body的高度,不然div高度为零,背景颜色无法铺平整个页面。同时,修改最小宽度min-width,使得正常大小的页面(100%缩进)能够被刚好背景铺平。

0 人喜欢

添加评论
评论区
Nekomusume
·
9 months ago

感谢支持!!!😊😉🤣😄

0
回复
Ricciflows
·
a year ago


0
回复
Ricciflows
·
9 months ago

👼😣

0
回复
Ricciflows
·
9 months ago

回复@Ricciflows:🤑😤😓

0
回复
Ricciflows
·
3 months ago

Hahhh you have to be careful about the election results have to go back and get to

0
回复
查看所有 4 条回复
Ricciflows
·
a year ago

感谢分享!🤗

0
回复
Ricciflows
·
a year ago

🤗666

0
回复
Ricciflows
·
a year ago

233333😅

0
回复
Ricciflows
·
4 months ago

test

0
回复
查看所有 5 条回复

弦圈热门内容

你对自己的哪本数学启蒙书印象最深刻?

相信每一个喜欢数学的人,都曾被某几本书中描述的数学内容所深深震撼,从而一发不可收拾的踏上数学这条“不归路”😂。 我至今还记得初三高一的时候,自己第一次看代数几何的那种震撼(GTM52),当时的我涉猎过泛函分析、范畴论、微分几何等数学分支,但唯有代数几何给予我心灵上最大的震撼。 我为代数几何这个艰深、深奥、广阔、神秘的领域所深深吸引,加上当时知道了Grothendieck的事迹,让我下定决心攻克代数几何的重重难关,只为更接近心中的“神”😂。 不知道你的数学启蒙书是哪几本呢?其中哪本书你印象最深刻呢?

面具下的自我:《西力传》中的个体困境

来自 热心市民年糕先生 的 投稿 :1983年,伍迪·艾伦执导的虚构纪录片《西力传》上映后立即引发轰动。简单来说,主人公莱昂纳德·西力是一个特殊的人,他能够根据周围环境迅速改变自己的外表和性格,成为一个“完美的镜子”,反射周遭人的一举一动。他就像一根柔软的芦苇,随环境风吹草动。01#理想自我的困境西力的“特殊能力”恰恰凸显了普通人在社会生活中也面临的困境:我们时常会为了讨好他人、获得认同而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扮演一个“理想的自我”。我们会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下带上各式各样的“面具”,以适应环境期待。然而区别在于,西力已经把这种现象发挥到了极致——他看似拥有百变的人格,实则丧失了独立的自我。西力的人格是如此脆弱不堪,以至于最微弱的环境变化都能引发他的改变。他就像海绵一样吸收周围的特征。这似乎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我们的自我认同其实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坚固,它极易受到外在力量的影响和操纵。02#one?A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个体之所以会产生强烈的"他者依赖",在于个体需要通过社会互动建立自我认同。正如符号互动论者米德所言,个体的自我意识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定义和期待。个体通过扮演社会角色获得认 ...

有兄弟知道李代数那本书比较好吗

目前在做机器人,想学习李代数的知识咨询一下各位大佬

如果中国拿了菲尔兹奖,那中国是不是可以算作数学强国了?

我的回答:如果中国有持续培养纯本土菲尔兹奖得主的能力,那么才可算作数学强国。这东西都得谈可持续性,不能因为个别一两个华人拿了菲尔兹奖就觉得很厉害了。现在中国很多杰出的年轻一辈数学家,都是接受过海外教育的,或者在海外任职的,证明中国数学界还脱离不了国外的培养体系。一个中国国籍的学者经过国外的教育后得到菲尔兹奖,与一个华裔学者在国外得到菲尔兹奖,除了能够满足民族自信心外,没多大区别。Yuhang Liu的回答:等中国自己建设的数学期刊进入中科院自己评的一区再说吧。我不记得中国科学-数学是不是一区,别的应该都不是。这也不是什么不合理的要求。Annals 本来也就相当于普林的一个校刊而已。你有足够多学术地位受认可的编辑,然后华人数学家把自己的大作品都往这上面投,学术地位高了,自然国外的牛人也会往中国的期刊投稿。若是连这一步都不敢想象,也不必谈数学强国了。家里蹲大学的回答:谢邀,你是想说最近王虹解决三维Fakeya猜想的工作吗?即使拿了,我也不觉得这么认为,如果一枚菲尔茨奖章就作为数学强国,我想 巴西,越南,韩国,都可以算作数学强国了。如果有一天,本土(所有教育都在国内完成)真的出现了获得菲尔茨 ...

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在哪里?谈谈中国教育的优点

珑霖君的回答:清华大学,计算机水平,2018年最新数据,世界第一。一年5000元,四年20000元,相当于3100美元。走绿色通道,学费毕业后再交。去不发达地区就业,学费全免。我堂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计算机,一年70000美元,四年280000美元,相当于176万人民币。排名还不如清华大学。二叔的家庭在美国属于中产偏上了,面对这笔巨款也是卖了国内的房才能支付。就这点,我真心觉得中国教育在给寒门学子留出路。数据来源: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全球第一刚一天就10K的赞,吓尿。————————鉴于答案很火,也跑个题,说两句这种低廉教育的弊端,就是对个人的严重不尊重。我国教育是一种低成本的“工业化”教育,一个班里多个学生的成本也仅仅是多套桌椅,目的是最大程度普及教育,保障尽量多人的受教育权。但是也很容易把所有人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并且充满了粗暴的强制性,我有时候觉得中国的教育根本就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强硬的规训。加上我国的这种集体主义,对部分人很摧残。比如我这种很自我的人,极其厌恶这种教育方式,也导致了我对于集体的严重反感。这让我小学和中学这12年很痛苦,到了 ...

国内的教育体系已崩溃?如何客观地看待中国应试教育?

NIO倒闭了嘛的回答:国内的教育体系趁着2024年的就业市场反馈已经崩盘了,大部分人大四和硕士期间的实习日薪还没现在补课的时薪高。绝大部分人读十几年书不如去学捏十年寿司,现在想靠卷高考翻身就跟1900年梭哈科举差不多了。十年前大家只是调侃一下文编理润,但那时候二本靠谱点的考编都是一次上岸,区别就是上哪里的。二本理科读个江苏大学,上海理工这种级别的硕士,三十岁也能混到三十万的年薪。江苏大学和上海理工进个上汽泛亚校招22W当年是有手就行,有点实力的应届生都能拿到30+的年薪。2024年的行情大致就是,高中本科硕士十年的培训完的80%的人时薪是干不过隔壁日本的零工。而且大部分工科硕士的就业环境真比便利店差远了。便利店至少不会爆炸和时不时冒出来一个工伤,也没什么难闻的气味和可吸入粉尘。而文科方面,十几年前大家印象还是硕士还来银行?24年是双非硕士还敢投我们银行的简历?除了编制外,文科整体就业就靠新东方一类的第三产业挽尊,去个新东方还能看见落地玻璃和高楼,不用面对奇奇怪怪的人。而其他招文科的制造业普遍都是杵在车间隔壁开个四五千的月薪,时不时要面对一下油腻领导的骚扰。而现在广告,传媒,游戏,留学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