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
·
2024-12-25 15:25

QQ频道AI视频泛滥?未来互联网上会充斥着AI生成的垃圾视频吗?

QQ这段时间感觉AI视频比以前多了,而且更主要是现在QQ还给AI视频推流了,可以说举措完全跟其他平台不同。以往QQ上的AI视频,基本上都是没流量的,现在给流量扶持,势必会导致AI视频进一步泛滥。

其他平台像知乎、公众号、推特,发AI生成的内容,其实是会直接限流的。昨天我在知乎上发一篇AI生成的小说,创作声明了AI写的,结果直接零流量,阅读量1应该就是我自己吧。而在推特上发东西,如果用Gemini修改你自己写的语句,发上去也会被限流。

小红书我没试过,之前看那种AI美女的笔记也挺泛滥的,不过后来我举报过以后就基本没看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算法问题,还是小红书算法更新了。总之,小红书也是不鼓励AI生成的。说实话就没几个平台真的会鼓励AI生成的内容,只有极少数幸运儿会得到流量,毕竟说实话绝大多数AI内容都惨不忍睹,我其中最讨厌的就是那种AI美女图片,现在还多了视频,真的恶心,关键是居然还有人会看?

尤其是QQ视频,之前还不给AI内容推流,现在直接开始推流了,更加惨不忍睹,关键是还不少人评论互动。如果是我,肯定直接不点,流量都懒得给它。AI视频如果仅仅只是整活那种,那还勉强能接受,但是我更喜欢那种混剪,而不是整个视频都AI生成。不过目前来看,以后的趋势就是会有越来越多人偷懒,直接AI生成一个视频这样滥竽充数。

现在那些所谓的AGI,什么AI超越人类,全tm扯淡,还一堆自以为是的信徒,他们幻想机械超越人类,幻想这种无聊的未来科幻(属实电影看多被洗脑了)。凭啥AI机器人就必须代表着未来,难不成只有机器超越人类智能的才算是未来科幻?不就是对人类、对现实不满,然后寄托在一个没有灵魂的机器人身上吗?典型的逃避现实。

与其想着整个机器人来超越人类,或者改变人类,还不如想想生命科学,如何改变基因,提高整体人类的智商。AI只会是人类进化的工具,如果AI的强大最后不能造成人类自身的强大(如借助AI改善人的DNA),那么AI跟天网有什么区别?现在那些AGI说法全都是忽悠人进来给资本造机器人赚钱罢了。只能说一个能骗,一个愿意被骗。

还AI推理能力,还AI产生意识,真是可笑,先别说意识的定义、以及人类智能人类自己都没搞明白,还幻想造一台像人类一样甚至超越人类的机器人。总之,我现在是非常讨厌那种虚假科技主义、狂妄科技主义,以及AI主义的人。最后引用一个区块链V神对如今人工智能的评价,我觉得就很中肯:

202411月,我们见到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他站在加密技术(Crypto)的彼岸远眺人工智能。在他眼中,人工智能在以一种看似平等、亲密无害的姿态介入人类情感、思想甚至潜意识中,而它将可能经由此,构建史无前例的强大权力中枢。一场技术革命将推动关乎全人类命运的权力游戏

0 人喜欢

添加评论
评论区
Bin
·
4 months ago

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反感AI视频,虽然多数AI视频的内容和质量暂时较低,但不能否认技术的迭代会可能颠覆你说的“滥竽充数”,当生成式AI生成的视频足够逼真,质量足够好,创作者只需要创意,以低成本的方式创作出很梦幻很美丽的解压AI视频。而现在的小范围流行,只能说是一种创作者的尝试,“垃圾”是因为创作者的随意和技术的限制,你可以看到有的AI博主做的内容还是很惊艳的,所以那些鱼目并不能代表AI内容的前途。

关于你说的“虚假科技主义、狂妄科技主义,以及AI主义”,的确是应该反对的,但是多数人并不抱有这样的想法,例如“逃避现实”,我们仍然需要去研究发展AGI。

多数人对于AGI的想法其实更多是解放生产力,通过替代或者辅助人类的部分劳动以实现效率的提升,目的在于解决人类的劳动问题,而不是“超越人类”。事实上,如果AI可以把我们从无意义的部分工作中解放出来,我们是否更有可能去解决人类其他更加重要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利用足够好的AI,我可以很快把我的想法写成一篇漂亮的数学笔记,从而获得很多空闲,如果AI更加智能,那么可能我会拥有更多被解放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更多知识,从事更多有意义的工作。

还有就是其实AI一定程度上会平衡一些东西,例如偏远地区的家庭对于教育,一般来说请不起家教,但是如果需要辅导,廉价并且耐心的AI就很有作用了,现在的一流的推理模型的推理能力,已经完全能解决高中的大多数数学问题,如果相关的公司再做一些教育个性化的包装优化,我觉得那种教育公平的时代会早一些到来,至少比没有AI的时代要好很多。

1
回复
Nekomusume
·
4 months ago

确实不可否认AI有这些积极的意义,我其实是以悲观主义来看待目前的AI了,因为目前来看生成式AI是负面大于正面,只不过很多负面的东西都被正面的宣传所掩盖了。在GPT火之前我就预料到这种生成式的东西,首先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同时它还会导致大量垃圾、欺诈信息的出现,会让虚假信息以更高效的方式自动化生成,严重点甚至可能信任危机。 果然,GPT火后没多久,马上暗网上恶意GPT出现了,然后AI也马上被人应用于诈骗,让很多不懂的人防不甚防。再者,伪造果照这种事情也比以前更加频发。先不说AGI有没有可能实现,生成式AI在真正发挥它的积极意义前,是需要大众以及政府齐心协力去解决的,但目前来看AI检测滞后无比,把人写的东西都判断是AI写的,那未来人类岂不是要彻底活在虚假的世界里? AI视频可以跟电影特效类比,AI生成的视频足够好,如果你不知道它是AI视频,确实不怎么令人反感。但是逼真与否其实也没那么重要,有些时候网络上一些整活视频甚至没有什么逼真度,但大家仍然很喜欢看。主要的问题是能不能以人为本的问题,电影哪怕有特效,哪怕整活视频非常粗糙,但这些东西都是以人为核心的。 一切AI的东西都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妄图取代人类,虽然我并不认为AI有可能取代人类。AI只能是辅助人类,不能因为AI所谓解放生产,而导致很多东西都失去了人类的灵魂,如今AI给很多人提供了直接偷懒的机会,人的本能就是懒,显然通过AI偷懒的人远多于通过AI辅助学习进步的人,因此很多人是不动脑子,直接拿AI生成大量的电子垃圾,加之大多数AI生成的东西本身就别扭,让人非常不适。 其实不只是我,很多人其实都反感AI,只不过他们的声音被掩盖了,其次从数据上看大多数人只是对生成式AI有个新鲜好奇,并非真的喜欢。人只会喜欢人做的东西,如果一个东西非人成分太高,只会让人感到不适。还有目前的AI只是某些人打着造福人类的旗号,来给自己谋私利,同时这泡沫越吹越大,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泡沫了,持续时长和泡沫程度已经超过了以往的记录。 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只能大概表达这个意思。总的来讲,反感AI有但不多,更多的是反感做AI的人(指那些拿AI做不利于人类事情的人)。其实某些人如此热衷于发展AI,是因为他是真想取代人啊,普通人的死活跟他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不太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次AI热潮。

0
回复
Bin
·
4 months ago

回复@Nekomusume: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这种乐观主义者往往低估了阻力和危险,其实整个互联网正在被AI的垃圾内容所污染,包括文字和图像领域。 还有就是缺少人文精神,AI更多是让人偷懒或者取代人,并没有让人去更好更自由全面地发展。更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发展和生存。

0
回复

弦圈热门内容

GTM023 W.H.Greub线性代数经典教材:Linear Algebra

这本教材是我高中时期入门线性代数的主要教材,我的很多基础知识都来源于这本书,如今看回这本书可以说满满的回忆。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读过的内容最为全面且完备的线性代数教材了。而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的代数化,没有什么直观可言,以抽象为主,表述简练、知识密度高。总之,真的太对我的胃口了,我当时是挺喜欢看这本书。这本教材跟其他线性代数教材一样,先从最基本的向量空间开始讲起,但不同的是,它这里还应用了群论的知识。紧接着这本书以代数抽象的形式讲矩阵和行列式,尤其是行列式,书中的描述直达其代数本质,这是我当时印象挺深刻的。接着书本还继续往外拓展,讲到与向量空间相关的一些概念,如泛函分析中的内积空间,同调代数中的代数和同调。总之,这本书对初学者有一点小门槛,适合喜欢挑战难度、喜欢看高水平读物的初学者看。PS:作者不再提供附件下载。

QQ频道AI视频泛滥?未来互联网上会充斥着AI生成的垃圾视频吗?

QQ这段时间感觉AI视频比以前多了,而且更主要是现在QQ还给AI视频推流了,可以说举措完全跟其他平台不同。以往QQ上的AI视频,基本上都是没流量的,现在给流量扶持,势必会导致AI视频进一步泛滥。其他平台像知乎、公众号、推特,发AI生成的内容,其实是会直接限流的。昨天我在知乎上发一篇AI生成的小说,创作声明了AI写的,结果直接零流量,阅读量1应该就是我自己吧。而在推特上发东西,如果用Gemini修改你自己写的语句,发上去也会被限流。小红书我没试过,之前看那种AI美女的笔记也挺泛滥的,不过后来我举报过以后就基本没看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算法问题,还是小红书算法更新了。总之,小红书也是不鼓励AI生成的。说实话就没几个平台真的会鼓励AI生成的内容,只有极少数幸运儿会得到流量,毕竟说实话绝大多数AI内容都惨不忍睹,我其中最讨厌的就是那种AI美女图片,现在还多了视频,真的恶心,关键是居然还有人会看?尤其是QQ视频,之前还不给AI内容推流,现在直接开始推流了,更加惨不忍睹,关键是还不少人评论互动。如果是我,肯定直接不点,流量都懒得给它。AI视频如果仅仅只是整活那种,那还勉强能接受,但是我更喜欢那种混剪 ...

我开发的宇宙级APP竟然成为了其他世界的系统

陈木是弦圈一名默默无闻的全栈程序员,他每天身兼多职,任劳任怨地工作,既负责网站前端的开发与维护,又得兼顾后端的开发与维护。前段时间,陈木又接到了新的任务,要求他负责弦圈APP相关的开发工作 计划开发弦圈的桌面端版和APP版。于是,陈木在挑选了众多技术与框架后,选择了使用Universal React Native Pro Max进行APP的开发,这是一个近期在全世界都很火的框架。Universal React Native是基于传统的React Native通过最新的universal技术[1]进一步迭代升级,从而能达到用React Native语言开发任何东西原生的一个技术框架,而Pro Max则是它的超级升级版,你甚至能用它编程纳米机器人和可控核聚变引擎。开发的日子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眨眼间就过了几万年,陈木头发都秃了,才终于从工作中缓过来。这时陈木也收到放假的通知 弦圈APP先开发到这里......,他松了口气,终于可以放松一下,并开始着手考虑自己一直以来的设想——开发一个宇宙级APP。所谓的宇宙级APP数亿年以来,一直都是各大星域争相竞争的研究对象,指的是通过开发宇宙级API接口 ...

如何激怒一位数学爱好者?

知乎提问:如何激怒一位数学爱好者?我的回答:我初三乃至高中想要自学高等数学的时候,像“学数学有什么用?”、“纯数学有什么实际应用吗?”、“你一个做数学的连这么简单的计算都不会?”这些话及其变式,确实有可能让我非常不爽。到了高三乃至本科这个阶段,像“名词党”、“你知道什么相关的例子吗?”、“你需要知道更多具体的数学”、“你问的问题太trivial”、“你看这个内容需要要看这么久?”、“你不是做数学的”等等这些话及其变式,都会让我觉得非常不爽。当然这是之前会感到不爽,直到我开始独立做研究、写论文,真正开始做数学后,才发现这些话要么都是单纯的p话、要么是正确的废话,总是如今是完全不在意。说这些话的人,本身水平如何也要画个大大的问号,有些人连学术产出都没有就喜欢到处指点江山、误人子弟。这时到了做数学阶段,记忆中曾经让我不爽的话,包括“你的论文好像notes啊”,然后就是投稿时审稿人的冷淡回应,如“你的论文不适合本期刊”、“你的论文in general non sense”。直到后来我的论文也得到某些人认可后,我也明白在纯数学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理论是重要的有时候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最近能让我 ...

世界婴儿危机,我们要被婴儿淹没了吗?(故事线)

我打算补全一下之前写的 世界婴儿危机,我们要被婴儿淹没了吗?的故事线,这个故事的灵感源于一次在微信上跟朋友聊天,我突发奇想下说出来的。当时记得是在讨论泡菜国的一则新闻,水里检测出伟哥的成分超标😅。然后我直接展开想象,原本我很想把故事像小说那样一章一章的全写出来,但奈何我的文笔真的有限,我语文一向不太好,每写一点就像挤牙膏一样特别难受。不过这么有趣的故事就这么荒废在那了,我觉得很是心疼,即便自己文采不行,不能把细节刻画好,还是把故事线理一理吧。第一章 危机开始泡菜国H市,有一条河名为“生命之河”,它原本清澈见底,但如今因为泛滥的伟哥成分,而变得“浑浊”,晚上河面上散发着“诡异”的光芒。这本是一个平常的晚上,但是泡菜国的年轻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免疫了伟哥的副作用开始以一天七次的频率疯狂造娃。由于每次都一发入魂,泡菜国的新生人口直接开始暴增,出生率轻松超过了人类历史最高记录。很快这也引起了政府的注意,然而政府不仅对此十分冷淡,直接打算坐视不管,他们认为这次婴儿潮危机会很快过去,泡菜国总统还忙着处理他的弹劾案件呢。泡菜国也因为这次史无前例的婴儿潮事件,沦为全世界的笑柄,其他国家的人纷纷落井下石, ...

在下22岁打算毕生献身于攻克黎曼猜想,可以给我一句忠告吗?

知乎提问:在下22岁打算毕生献身于攻克黎曼猜想,可以给我一句忠告吗?我的回答:在我看来数学研究者执着于攻克某个猜想、某个问题,除了名利外,毫无意义。比起关注某个著名的open question,还不如多些关注数学本身,解决问题也罢、构建理论也罢,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数学的发展罢了。即便你对黎曼猜想真的很感兴趣,也没必要毕生都花费在这上面,得在合适的时机干合适的事情。怀尔斯很小的时候就被费马大定理所吸引,但他最后也是在代数几何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后,觉得是时候了才选择攻克费马大定理。有句话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个人是渺小的,很多时候你总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想要攻克黎曼猜想这种级别的问题,需要好多代数学家们的努力。因此,与其执着于这个虚无缥缈的猜想,还不如着眼于当下,先解决当下的数学问题,发展当下的数学理论。只有这个做好了,你才有资格挑战黎曼猜想。

AI写小说:陈默重生(版本一+版本二)

这篇短文出于今年6月份,故事线是自己写的,内容是AI输出的,可以发现质量并不怎么好,AI总是get不到我的点,老是差么点,达不到我的要求和期望。经过几个月的改进,现在的AI应该好些了吧。版本一陈默坐在高三的课堂上,心中却是翻涌着前世的记忆。他曾是鸿蒙神,统领亿万星域,仅差半步就能踏入传说中的灭神境。然而,在突破的关键时刻,他意外陨落,重生回到了这个看似平凡的高三时期。这个世界与他前世的修仙界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属于职业者的世界。人们通过转职仪式来觉醒自己的职业天赋,从而决定未来的道路。陈默深知,他即将面临的转职仪式,对他来说不仅是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更可能是他重拾前世力量,再次踏上巅峰的起点。随着校长慷慨激昂的演讲落幕,转职仪式正式开始。同学们怀着紧张与期待的心情,一个个走上转职阵法,去迎接他们命运的转折。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转职结果都是普通的职业,虽然让他们有些失望,但也只能接受现实。终于轮到了陈默。他站起身,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向转职阵法。当他将手放在觉醒石上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波动。紧接着,天地间突发异象,黑云笼罩了方圆数十万公里,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进去。老 ...

Serge Lang经典代数教材:Algebra Revised Third Edition

这是GTM211,Serge Lang写的代数经典教材Algebra。关于Serge Lang的教材,虽然在知乎上褒贬不一,但我自己以前在数学圈中,倒是没听过这些负面评价,倒是听说过有人推荐Serge Lang的这本Algebra,遇到代数方面不懂的可以直接查Algebra。我自己基本没读过Serge Lang的教材,这本Algebra除了,记得当初也是看了一些的。这本书作为入门教材,因为篇幅过长,对于不懂得跳着读书的人来说要耗费很多时间,因此不适合。但是翻看目录就可以发现,这本书应该是迄今为止代数方面最完备的教材之一了,前面我分享的GTM242 Grillet抽象代数经典教材:Abstract Algebra 2nd,也是非常完备的代数教材,跟Serge Lang的这本Algebra结合起来正好,因此我之前查抽象代数方面的知识,就是拿GTM242和GTM211这两本作为参考文献,当然还有Stack Project。然后在知乎上我发现(这也是我为啥讨厌知乎)有人会说某教材不好,原因是肤浅或者说书中有不少小错。我觉得还是少拿这种言论来误人子弟,真的知乎什么人都能随便评价数学😅。在我看来, ...